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6年的夏天,長期以來被普遍認為獲利能力遠低於NFL以及MLB的NBA,出現了革命性的薪資變化。有名NBA球員繼傳奇SG的Kobe Bryant以後,合約總額再度超過NFL球員,但超越的人並非如Kobe般等級的人物,而是多倫多暴龍隊的DeMar DeRozan。而這竟然只是個開端,後面還有NBA的Damian Lillard、Mike Conley,也都非NBA中最頂尖的那群。即便後來小馬隊的Andrew Luck後來簽下6年1.4億的合約仍不及Lillard和Conley。就有人談到,為什麼收益遠小於NFL的NBA能做到這地步? 原因有以下幾點。
軟薪資帽和硬薪資帽:
請繼續往下閱讀
薪資帽,Salary Cap,即所謂的薪資上限,為了避免造成有錢就能砸出冠軍、弱隊恆弱的現象,四大聯盟都有訂定薪資上限,規定每隊的球員總薪資不得超過該上限。所謂的軟薪資帽指的是雖然都有薪資上限,但是繳個豪華稅,你還是能夠超出薪資上限的。也就因此有了前幾年NBA的熱火隊一個休賽季間從表現平平躍昇成奪冠熱門的情況。而,什麼是硬薪資帽? 就是上限擺在那裡,沒有豪華稅這種東西,你一超過就會被仲裁,以及連帶的嚴重懲處,目前只有NFL是硬薪資帽。
薪資給付方式的不同: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NFL的一季常規賽只有16場,若是一名球員傷停個4場比賽,就等於1/4的賽季都不能打了,更何況NFL的季後賽還是單淘汰制的,NFL球隊們要承擔的風險考量要比NBA高太多了。所以,NFL球員的薪資主要分為2大部分,保障薪資以及獎勵薪資,其中保障薪資包括簽約金和每年薪資、簽約金。像前面所提到的,小馬隊明星四分衛拉克的6年1.4億,指的僅是保障薪資部分,就是你肯定實拿的到的錢。獎勵薪資是要完成某些條件的情況下所獲得的薪資,比如拿下幾勝以上、拿到分區冠軍、晉級季後賽等等條件。比如,愛國者隊的明星四分衛湯姆布雷迪雖然保障薪資低到和實力完全不匹配(布雷迪自願提出降薪,以求更高的薪資空間幫助球隊奪冠),但他帶領愛國者自2001以來拿下了14次美東冠軍,10次打入美聯決賽,獎勵薪資也是相當地可觀。
NBA電視轉播權利金的飆漲:
NBA簽下的為期9年總價值240億美元的電視轉播合約在今年正式生效的關係,允許每隻NBA隊伍可增加2400萬美元的上限,錢多到某NBA球隊還為一名傷病不斷,功能略顯單一,還在賽季下半段被貶為被替補的中鋒花了6400萬美元,這在NFL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上賽季NBA的薪資帽是7000萬美元,這賽季將上漲到超過9400萬美元,而到了2017-18賽季,那就是1億零700萬了。NBA在短短三年內讓自己的流動資金增加了50%,同時維持了不變的開銷。不得不佩服NBA總裁的經營能力。NFL的球員工會在2011年的薪資協議原本有機會爭取到薪資結構的調整,但可惜爭取失敗,而且這項協議的效力維持到2020年。
薪資上限的計法不同:
NBA的合約是建立在“占薪資帽百分比上”的。一份“頂級合約”會占到總薪資帽的25~35%不等,取決於該名NBA球員在聯盟中效力的年份。在這裡聯盟設置了一個“軟薪資帽”,薪資總額超過了軟薪資帽的可以繼續重簽他們自己的球員。這些都是對NBA球員的利好消息,一方面這讓更多錢流入了他們的口袋,另外這是NBAPA(NBA球員工會)與NBA官方經過艱難談判的結果。NFL球員最多可以拿到聯盟總收入的48.5%,這是在2011年的薪資協議中決定的,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是47.2%。但這60億並沒有完完全全地被折合成薪資帽,球員們得把大部分錢花在生活必須用和健康保障上。剩下的部分在經過32隊分離後才成為了實際可用的薪資帽。
球隊組成的不同:
2015~2016賽季,NFL的總收入是NBA的兩倍多,而且NFL的薪資帽是1.55億美元,足足比NBA高出了60%。但是NFL的球員總數幾乎是NBA的3.5倍(53:15),相較之下,60%的薪資帽差距就不足為道了。如果把NBA的薪資帽除以15,平均每個球員可以拿到差不多625萬美元,明年就是700萬美元了。而把NFL的薪資帽除以53,答案是約為290萬美元。近年來,NHL的“平均薪資”也略高於NFL,是317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