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两点,西安大奖赛八强战开始,中国选手吕昊天对阵马克·威廉姆斯。 通常情况下,这种有中国选手参与的国际赛事都应该在CCTV5黄金时段直播。
然而这一次,电视屏幕却异常宁静,央视取消了下午场的直播,甚至将晚上的焦点战丁俊晖对墨菲的比赛挪到CCTV5+延后播出,让位于举重世锦赛和一场网球录播。
球迷们纷纷表达了愤怒。 有人揭起过去的案例:去年武汉网球公开赛中郑钦文和王欣瑜的“中国德比”,CCTV5选择了直播CBA和斯诺克;今年WTA年终总决赛以及国乒比赛也不得不为郑钦文让路。 看似随意的节目调整实则暗藏着央视在体育资源上的精打细算。
相较中超,斯诺克赛事的版权价格仅为其三分之一,但广告收入却能超越。 以赵心童在世锦赛决赛期间的情况为例,1.5亿的收视人数是中超场均人数的两倍,他代言品牌的销售额更是在比赛期间激增了300%。
但商业价值的提高并不代表就能在黄金档期牢固立足。 大约每场斯诺克转播能带来1200万元的广告收入,高于中超的800万元,但相较于网球、篮球等拥有更广泛观众群的项目,斯诺克的吸引力仍显不足。
展开全文
在2023年,要求体育媒体将30%的资源倾斜给基层赛事,因此CCTV5新增了“草根足球”频道,一年内转播了38场青少年联赛。 国际赛事份额被压缩,斯诺克等看似“小众”的项目自然受到影响。
即便丁俊晖闯过了墨菲这一关,他的半区还有奥沙利文在注视着。 “火箭”本次比赛状态极佳,前三轮仅失一局,两次零封对手。 如果丁俊晖顺利晋级决赛,可能会面对马克·威廉姆斯,这位大满贯老将刚刚逆转吕昊天,表现十分顽强。
历史数据也不太乐观:丁俊晖对墨菲的战绩是10胜1平16负,处于下风;而墨菲最近状态爆棚,上一轮几乎零封了凯伦·威尔逊。 赛事采用的9局5胜制,更加放大了短期内爆冷的可能性。
年轻球迷的观赛方式早已发生改变。 某平台的数据显示,斯诺克赛事集锦的播放量是完整直播的7.2倍,18-25岁观众中超过七成更偏向于使用短视频平台追赛。 央视延迟转播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实的妥协,即便坚持直播,也无法阻止观众流向更灵活的移动端。
然而,忠实的硬核球迷并没有接受这种方式。“丁俊晖的比赛被切割成碎片,可能错过关键局,这种体验太差了!”一位球迷在论坛上抱怨。 特别是对于吕昊天对威廉姆斯的这场比赛,由于没有任何电视直播,球迷只能依赖网络平台传播的模糊信号。
央视的转播日程就如同一场永不停息的平衡游戏:既需要考虑传统球迷对足球、篮球的忠诚度,又要迎合年轻人对网球、电竞的新兴兴趣;既要完成推广全民健身的社会责任,又要依赖流行赛事赚取广告收入。 斯诺克则成了悬而未决的一环,热度不及网球和举重,也没有青少年联赛那样的公益性。
这次西安大奖赛直播调整,只是中国体育媒体转型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随着5G技术使手机观赛可以自由切换221个机位,当地球迷协会甚至可以用方言解说来众筹转播权,传统电视媒体的选择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狭窄。 至于斯诺克? 它可能永远被困在“让路”的循环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